当代经济杂志

人工智能对我国就业创造效应和破坏效应研究——基于政治经济学角度研究分析
李超 艾慧  
(上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研究中心 上海 200444)
摘要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对于就业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本文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人工智能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的不断兴起,对我国就业既可以产生创造效应,又可以产生破坏效应,两者之间在我国未来会是一个并存的局面,到底影响程度会往哪个方向倾斜,会受到资本家对利润的考量、政府政策和失业者自身主动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接下来我国应理清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全面影响,采取针对性措施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挑战,实现我国就业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人工智能;马克思扩大再生产模型;就业创造;就业破坏
 


 


流程    处理人    提交时间      完成时间
收稿    编辑部   2022年04月19日   2022年04月19日
复审     主编   2022年04月20日    2022年04月25日  
终审    编委会   2022年04月20日   2022年04月26日


审核定稿,2022年9~10月刊